原標題:用活用好資源讓鄉村故事“活起來”
涪城村干部“變身”鄉村研學游導師
培訓現場
綿陽新聞網訊 “研于旅途,學于行程。”12月14日,在涪城區“鄉村研學游導師”培訓會上,涪城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鄧吉短短的一句,很是點題。
《關于鄉村旅游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如何打造特色鄉村文化研學旅行》《鄉村旅游專題導師培訓》……精心編制的課程,讓來自涪城區各個鄉鎮的村干部、專兼職文化專員對這項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涪城區楊家鎮楊家社區由原團陽寺村、興隆村和場鎮社區合并而成。如今的楊家社區風光旖旎,交通便捷,洋溢著現代田園牧歌式的氣息,成了名副其實的旅游村。去年,旅游人數突破150萬人次,逐步成為廣大市民休閑觀光的重要目的地。該社區臨時黨委書記黃耀在“這堂課”上找到了答案。“之前,我們對鄉村研學游接觸很少,通過培訓,我們村干部對鄉村研學游有了一定的了解。”黃耀表示,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轄區幅員面積變大、村干部增多,可以專門配置一部分人員從事鄉村研學,豐富鄉村旅游的內容。
原香國際香草園
如何進一步激發“沉睡”的鄉村資源?今年,涪城區編制完成了《涪城區全域旅游總體規劃》,并提出了將打造成中國科技研學旅游名城和青少年研學必游地。涪城區融合“農、科、文、旅、商”業態,傾力打造三大農業主題公園,分別是千鶴桑田蠶桑文化主題公園、湖光山色親水濕地主題公園和蔬香綠野蘆筍健康農業主題公園,按照“三年三園三步走”的戰略,力爭今年將千鶴桑田蠶桑文化主題公園打造成為四川省蠶桑研學教育基地。
據介紹,鄉村研學游導師就是策劃、制定或實施研學旅行課程方案,在研學旅行過程中組織和指導中小學學生開展各類研究學習和體驗活動的專業人員。
“我們這次培訓為啥要村干部,村文書參加,因為他們對當地的風土人情、民間故事非常熟悉,通過培訓學習了解如何編制研學課程,將他們頭腦里的故事、典故形成研學課程。”鄧吉告訴記者,這樣才能保證研學教育目標正確,教育主題鮮明,教學內容豐富,能從學情和鄉土鄉情、縣情市情等出發開展研學活動,讓學生們學而有用。(杜雯慧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郭若雪 文/圖)
編輯:譚鵬